氣候目標與社會公平的再平衡
據(jù)歐盟內部消息,委員會或將在7月公布折中方案。其中:
碳價走廊調整:將最高限價上調至110歐元/噸,但允許成員國在能源貧困率超15%時暫停拍賣;
收入分配改革:將“氣候社會基金”返還比例從80%提升至85%,并引入“農村地區(qū)加權系數(shù)”;
過渡期延長:供暖部門納入時間推遲至2029年,但要求成員國提交分階段減排路線圖。
無論最終方案如何,ETS2改革都將重塑全球碳定價格局。其中,動態(tài)穩(wěn)定儲備、碳價平滑期權等機制可能成為新興碳市場標配;碳收入再分配將從“國家間分配”轉向“區(qū)域間精準補償”;歐盟可能將碳邊境稅與ETS2改革捆綁,推動全球碳定價聯(lián)盟建設。
歐盟碳市場的改革博弈,本質上是氣候危機時代,在減排緊迫性與社會承受力之間尋求最優(yōu)解的過程。正如意大利生態(tài)轉型部長所言:“我們不是在討論碳價高低,而是在定義一個文明的未來:這個未來既不能讓北極熊獨自承受氣候災難,也不能讓歐洲工人階級為轉型付出全部代價。”
當2026年ETS2的鐘聲敲響時,歐盟能否交出一份兼顧雄心與公平的答卷,將決定其作為全球氣候領袖的合法性根基。
【版權聲明】本網為公益類網站,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,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,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、研究或欣賞之用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(QQ:5199907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