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用市場機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
碳排放權交易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一種市場化手段,相對于行政手段,具有減排成本較低、可為企業(yè)減排提供靈活選擇等優(yōu)勢。國際實踐表明,碳市場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說,碳市場可以通過
價格信號引導資金流入自愿減排企業(yè),推動
綠色低碳技術創(chuàng)新,助力區(qū)域協調發(fā)展和生態(tài)保護補償。建設統(tǒng)一的全國碳市場,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一項重大制度創(chuàng)新,是落實碳達峰
碳中和目標的重要工具,是促進全社會生產生活方式低碳化的有效方式,是推動
綠色低碳發(fā)展的重要引擎。
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是全國碳市場的第一個履約周期。趙英民說,自全國碳市場啟動上線交易以來,整體運行平穩(wěn)。在確保電力供應安全的前提下,全國碳市場實現了對高效機組的激勵和對低效機組的約束,企業(yè)“排碳有成本、減碳有收益”的低碳發(fā)展意識和減碳能力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。
在
北京冬奧會上,“張北的風點亮了
北京的燈”。河北張家口所在的壩上地區(qū)地域遼闊,具有豐富的風能資源,通過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和跨區(qū)域綠電交易機制,張北地區(qū)的風電、光伏發(fā)電等多種能源連接交匯,讓北京冬奧會成為歷史上首屆100%使用綠色清潔電能、實現碳中和的奧運會。
作為冬奧會綠電的建設者之一,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(以下簡稱京能集團)在大力發(fā)展風能、太陽能、水能等
清潔能源的同時,對公司300兆瓦級以上機組全部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,超低排放機組容量占比超過96.3%。這些措施不但使單位發(fā)電污染排放保持降低的勢頭,而且實現了
碳配額盈余。2021年,京能集團下屬14家企業(yè)被納入首批碳排放履約以及碳排放權交易名單,京能集團全年碳排放履約總量1.36億噸,碳市場交易1052.61萬噸,盈利4.5億元。
“總體來看,全國碳市場基本框架初步建立,我國通過市場機制首次在全國范圍內將
碳減排責任落實到企業(yè),促進企業(yè)減排溫室氣體和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的作用初步顯現,有效發(fā)揮了碳定價功能。”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說,全國碳市場已成為展現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窗口。
本`文@內/容/來/自:中-國^碳-排-放^*交*易^網-tan pai fang. com
【版權聲明】本網為公益類網站,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,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,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、研究或欣賞之用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(QQ:5199907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