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破能源“不可能三角” ,演繹科技與自然的和諧共生
因為光伏發(fā)電從能源角度來看是最好的選擇,所以在訪談中大家還討論了歐洲在光伏發(fā)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一些解決方案。
首先是用地問題,光伏發(fā)電什么都好,就是非常占地方,特別是在歐洲這種本來地方就不大,光照還不是那么理想的地方。歐洲的解決方案是大力發(fā)展分布式光伏,各種屋頂,墻面什么的,只要能曬著太陽的,都貼上光伏板。這也是光伏發(fā)電的一大優(yōu)勢:可以拆分成很小的模塊獨立運行,而且安裝簡單,只需要接上華為智能組串式逆變器就可能為家里供電。華為歐洲數(shù)字能源業(yè)務部副總裁Michel FRAISSE在訪談中舉了個生動的例子,屋頂光伏就像在自家菜園里種了菜,菜園里豆子太多了,那就可以把豆子放到冰箱里,這就相當于配置儲能。正所謂,家中有糧,心中不慌。
另一個問題是環(huán)境影響問題,很多人認為光伏好是好,但是別在我家旁邊建。這是人們對科技產物的固有偏見,認為科技產物一定會破壞當?shù)氐纳鷳B(tài)。我也碰見過很多人,認為建了光伏電站,就把當?shù)氐墓馊课樟?,電站下面的地就寸草不生。在這次訪談中José Donoso教授介紹到,他們做了大量調查,發(fā)現(xiàn)光伏電站不但不會破壞當?shù)厣鷳B(tài),反而會大幅改善電站附近的生物多樣性,可以說真正做到了科技與自然的和諧共生。所以,我們需要做的是多與當?shù)鼐用駵贤?,讓當?shù)鼐用褶饤墝夥娬镜钠?,這樣才能更好推廣光伏發(fā)電。
而在中國,光伏發(fā)電不但改善當?shù)厣鷳B(tài),還結合當?shù)刭Y源,開展農光互補、漁光互補、林光互補等創(chuàng)收項目,既增加當?shù)鼐蜆I(yè),又為當?shù)鼐用駝?chuàng)收,這對于某些偏遠山區(qū)的鄉(xiāng)村振興,是一種非常好的模式。我曾去考察四川涼山州貧困山區(qū)喜德縣的農光互補項目,當?shù)剞r民被招募來管理光伏電站,同時在電站區(qū)域放牧,互不耽誤,為當?shù)卦黾恿瞬簧偈杖搿?/div>
開放宏觀經濟學有一個著名的“不可能三角”理論,即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獨立性、固定匯率制度和跨境資本自由流動三者不能兼顧。其實,能源領域也有一個“不可能三角”理論,即能源的安全、綠色和廉價三個要素,在某種程度上很難同時達到安全穩(wěn)定、綠色環(huán)保并且經濟廉價。但如今我們可以看到,光伏正是解決人類文明“能源不可能三角問題”的鑰匙,別說什么“魚和熊掌不可兼得”,安全綠色和廉價,它都要。
此外,分布式光伏不但是能源自給自足的最佳解決方案,還是未來ICT產業(yè)轉型、智慧交通、智慧城市的重要推手。當家家戶戶都成為能源中心后,它不但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,而且可以滿足城市的能源需求,城市及交通的能源也將變得更加的智慧化,它可以利用最近的能源供應而非千里之外單一的能源供給,這可以極大提高城市和交通能源的韌性,為未來智能電網的發(fā)展打下堅實基礎。
禸嫆@唻洎: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.cōm
【版權聲明】本網為公益類網站,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,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,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、研究或欣賞之用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(QQ:51999076)。